今年因為參加醫院共識營, 不能和大家一起跨年!!
只好....先祝大家新年快樂!!
Saturday, December 31, 2005
Thursday, December 22, 2005
白色耶誕
前幾天開車回台北的路上...
廣播節目裡連續播放了至少五個不同版本的white christmats
有Frand Sinatra, Elvis, Nat King Cole, Louis Armstrong, Bing Crosby...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唱腔來詮釋這首歌!!
我第一次對這首歌熟悉是在西雅圖夜未眠的電影原聲帶中, 由Nat King Cole演唱的版本...
真的很特別的一首歌...
據說這首歌問世時, 正是二次大戰期間...
當這首歌從廣播中傳出時, 許多仍在異鄉出征的戰士, 莫不掉下思鄉的熱淚...
我不是基督徒, 耶誕節對我原本只是個可以狂歡, 跟好友相聚的日子...
但從去年起, 這個日子對我而言, 有了一個新的意義...
因為~ 我就是在耶誕夜裡向YY求婚的~ 雖然過程有點好笑!
( YY演起來更好笑!! )
但老婆太窩心了, 明明沒有很感動, 還是很慈悲地接受我的求婚!
o.s.
那天老婆剛忙完方案核銷, 被國健局的承辦人員整到完全累到不行,
吃完阿秋活蟹就想回去睡覺了! 結果硬是被我盧到午夜敲鍾時...
阿彌陀佛, 幸好她那天沒翻臉!! (哦! 應該是感謝上帝吧! 我是中間選民啦!)
(而且她事後告訴我, 當時根本還不想婚...為何收下求婚戒...可能真的累壞了吧!)
耶誕快到了, 祝大家都快快樂樂的喔!!
廣播節目裡連續播放了至少五個不同版本的white christmats
有Frand Sinatra, Elvis, Nat King Cole, Louis Armstrong, Bing Crosby...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唱腔來詮釋這首歌!!
我第一次對這首歌熟悉是在西雅圖夜未眠的電影原聲帶中, 由Nat King Cole演唱的版本...
真的很特別的一首歌...
據說這首歌問世時, 正是二次大戰期間...
當這首歌從廣播中傳出時, 許多仍在異鄉出征的戰士, 莫不掉下思鄉的熱淚...
我不是基督徒, 耶誕節對我原本只是個可以狂歡, 跟好友相聚的日子...
但從去年起, 這個日子對我而言, 有了一個新的意義...
因為~ 我就是在耶誕夜裡向YY求婚的~ 雖然過程有點好笑!
( YY演起來更好笑!! )
但老婆太窩心了, 明明沒有很感動, 還是很慈悲地接受我的求婚!
o.s.
那天老婆剛忙完方案核銷, 被國健局的承辦人員整到完全累到不行,
吃完阿秋活蟹就想回去睡覺了! 結果硬是被我盧到午夜敲鍾時...
阿彌陀佛, 幸好她那天沒翻臉!! (哦! 應該是感謝上帝吧! 我是中間選民啦!)
(而且她事後告訴我, 當時根本還不想婚...為何收下求婚戒...可能真的累壞了吧!)
耶誕快到了, 祝大家都快快樂樂的喔!!
Wednesday, December 21, 2005
社會工作專業發展的分析與展望
小陶老師是我大學四年最喜歡的老師之一...
大三籌辦社工營時, 與系學會幹部經常在小陶老師家討論社會工作專業發展, 以及社會工作建制化的種種利弊得失...當時這篇文章尚未正式發表, 事隔多年, 再次細讀這篇文章, 心裡有些感觸, 容後再述...
先跟大家分享這篇文章...
本文第一個較簡要的版本:「建制化對社會工作專業的影響」在1998年11月7日,台北:「專業實踐的僵局:建制化與工具化難題」研討會上發表。這一個版本發表於1999年12月30日出版的社區發展季刊,第八十八期。
社會工作專業發展的分析與展望
陶蕃瀛
社會工作專業致力於提昇個人、家庭、團體、組織與社區的社會功能,期使社會之中每一個人都有幸福美好的生活。社會工作的宗旨目標也正是社會福利制度的理想。從歐美社會工作專業的發展歷史經驗看來,專業的發展與社會福利體制的演進發展高度相關(Trattner, 1984;Johnson and Schwartz, 1988;Dubois and Miley, 1998)。我國社會工作專業發展的進程與歐美有所不同(黃彥宜,1991;白秀雄,1993;簡春安、陶蕃瀛,1997)。台灣地區專業發展的主軸自始是以成為社會福利體制內的專業助人者為基調(許水德,1977)。而歐美國家之社會工作專業發展包含二個主軸,其一是推動社會改革與社會福利制度的進步發展,另一軸線才是成為社會福利體制內提供服務的主要專業。基於前述對社會工作專業發展基調的體察,本文提出建制化的概念分析台灣地區社會工作專業的發展及社會工作在社會(福利)體制內的位置。然後以專業之服務必須回應社區需求之觀點展望台灣社會工作專業的前途。
建制化的意義
廣義的來說,建制化指涉的是取得在國家體制秩序下被接受認可的社會位置。然而,在現代國家裡,國家體制高度發展並結合壟斷性的經濟力量滲透入社會每一個階層。「天高皇帝遠」或「帝力於我何有哉」早已經是過往雲煙。一般而言,我們只有在國家體制內位置的不同,絕少有人或組織是在這個國家社會體制之外的。換言之,所有人或組織都已有一個在國家社會體制內的位置,而所謂建制化更正確的說乃是指個體或組織朝向與國家體制之關係更緊密的方向變化其社會位置。
又因為國家體制正是社會體制內分配資源的主要公共場域,如果能夠取得與國家體制良好的關係位置,則可以穩定的獲得社會資源之分配。許多個人和組織乃以建制化為尚。專業發展如果自主性與理想不足,只以壟斷職業場域、提昇社會地位與薪資報酬為滿足,則容易掉入以建制化為專業化的迷障。專業發展一旦走上建制化之途,則專業自主的保有日益艱難,因為,現代國家的體制基本上是通過資源再分配等經濟生活層面的社會控制過程進行國家的統治(Miller and Rose, 1990)。國家以經濟發展為優先的基本政策,引導許多社會資源於經濟發展。國家獨厚資本累積之價值,排擠了其他社會價值。家庭之客廳可以為工廠、社區傳統文化活動成為文化產業,父母忙於生產線上,地方社區與個人的獨特價值與生活方式沒入現代國家標舉的經濟體制內。經濟活動像癌細胞一樣的掠奪其他活動也需要的養分資源。社會經濟一枝獨秀,其他問題掩蓋在富裕的表象之下。公民若欠缺自覺、自制與自主、不經思考反省的接受這一套經價發展至上的語言,將成為馴化的公民,或名為國民。在國家發行與操弄之法定貨幣所建構維持的經濟共同體社區內,經由國家的教育體制,配合國家的人力發展規畫與國家發展政策指導國民規畫生涯目標方向,進入精微的職業分工系統,依賴高度發展的世界市場生活,使得永續自足的社區淪喪。專業發展若走上建制化之途,依附於經濟發展至上之國家體制而不能標舉專業獨特之價值(如社會工作之人本精神、人道主義、互助合作而非競爭之價值)將不可於國家統治力量的介入專業自主空間時堅持原則。專業化與建制化並非不可並存,但建制化之專業必須衡量自己的組織實力、價值基礎、與社會條件,審慎地面對專業自主與國家強制力量之間難免的衝突。
專業建制化就抽象層面來看,是一種冀求擁有統治權力(即所謂公權力)或權威力量的心態或意向。專業人士錯認為掌有公權力可將問題解決,期望擁有公權力或獲得公權力認可支持,甚至期待入主政府以解決問題。換言之,專業人士對強制性統治權力能耐錯誤期待之心態或意向是專業朝向建制化前進的基本力量。在這些心態驅使下各式各樣迎合權威者、扮演權威者或成為權威者的行動就會出現。然而社會工作專業一貫強調的案主自決之精神原則和統治力量的強制性,二者存在著本質上的衝突,這是專業發展若走上建制化,專業實踐永恆面對的兩難。
社會工作專業的建制化,就具體的層面而言,是社會工作專業集體地進入國家機制,成為國家行政與司法體制的一員,例如家庭暴力防治法第八條:「各級地方政府應各設立家庭暴力防治中心……,辦理下列措施,以保護被害人之權益並防止家庭暴力事件之發生:……。並應配置社工、警察、……。」;社會工作專業的建制化另一種具體方式就是將專門執業的資格認證關卡交由國家體制為之或要求國家背書。1997年4月2日公布的社會工作師法就是前者的實例。
社會福利之轉化
社會福利制度,本為互助分享的社會功能系統。然而在現代國家裡卻被轉化並矮化為一個依循資本邏輯的另類的經濟(生產與分配)制度,以補救基本經濟體制缺失所造成的社會問題並舒緩要求體制改革的社會壓力(Piven and Clward, 1971)。大多數國民可支配的社會資源係經由在職業分工系統內的權位(和努力)而取得,如果在職業分工系統內沒有位置,則透過社會福利系統或個人的家庭親屬或朋友關係網獲得再分配。大多數的個人一旦脫離了職場的社會控制範疇,同時也失去在職場內獲得社會資源分配的身份。然後,福利國家的福利服務系統或非直接隸屬國家系統的社會工作者將介入,以所謂科學與藝術結合的社會工作專業知識技能考察檢視其社會處境與需要之後,分配必要的社會資源繼續維持無職場身份國民的基本生活所需。
「社會工作專業」的社會位置
從英美社會工作發展的歷史來看,十九世界後葉社會工作專業開始發展。當時快速的社會變遷,引發傳統家庭與社區功能之式微,社會集體呈現出的憂心與焦慮不安導致在既有的衛生保健、醫療、法律、教育等專門職業之外又發展出社會工作這一門行業(Parton, 1996)社會工作專業執業的領域和對象經常與前述幾個專業重疊,也經常與這些專業共同服務案主。
社會工作可以說是現代自由主義意識型態之國家與社會解決社會問題的一種努力。這種形式的努力使得國家既能夠協助某些陷入不利處境之家庭及其成員維持基本之健康與成長,又免於國家直接過度干預家庭,使得家庭形式上可以繼續保持為一個成員相互照顧之自然場域或社會單位。就此一社會工作發展之歷史脈絡來看,社會工作專業的社會位置介於公私領域之間,處在社區\國家與家庭之間,一方面形式上維護私領域如家庭之自主,另一方面在福利國家體制與社區的支持下協助家庭照護其成員並柔性地執行社會控制之功能維持社會秩序(Piven and Cloward,1971; Trattner, 1984)。
台灣地區社會工作專業發展之社會脈絡
若一個社會之社會工作專業獲得社區之支持多,而有求於國家之支持少,則其建制化的程度可以較低。台灣地區的社會工作專業興起有其特有的歷史脈絡。在我看來,其與國家體制的淵源仰賴甚深與民間社區則頗為疏離。基本上,推動台灣地區社會工作專業發展的主要力量初期可以分為三股:一是移植自美英深受國家體制規約的社會工作學術界。其次是深受外國力量影響的基督教與天主教之組織,如台灣基督教兒童福利基金會和基督教福利會等由教會支持的慈善組織(練馬可,1994)。第三股力量是與國家淵源深厚的婦女聯合會、救國團與國民黨民眾服務站系統。(黃彥宜1991;陶蕃瀛與簡春安,1997)近一、二十年來台灣地區社會工作專業發展的力量則加入在國家行政系統內處於邊緣位置的縣市政府社會工作員、社會工作者的專業組織和民間宗教色彩力量主導的社會福利組織。然而,社會工作專業與民間草根的助人機構組織始終有如兩根平行線,各自發展鮮少交流合作。
基本上,個人認為本土的助人工作界,如各地的廟宇團體、慈善組織包括慈濟基金會等超大型的助人導向組織,並不特別關心社工師法的立法過程或社會工作人員納入編制這個議題。因為他們自有其社會條件和社區基礎,無須國家體制扶植。然而,一向與他們疏離的社會工作學界和「專業」社會工作界長期以來則一直努力地爭取國家體制的認可。許多社會工作界的人士認為通過社會工作師法是社會工作專業化的重大進展。關於這一點本人一向不同意,多年前即已經為文(陶蕃瀛,1991)發抒自己對社會工作專業發展途徑的一些看法。個人認為在推動「社會工作專業」過程裡,社工界過去努力的要求政府設置專業的社會工作員,然後要求納編(納入正式編制之謂)、近來努力的推動社工師法,這些一脈相承的努力都不是專業發展的正途,而應可以視之為是建制化的努力。因為這些努力基本上是企請國家體制給予肯定、背書或國家法律之保障,而不是反求諸己的發展專業組織與專業知能、辨明專業價值基礎、強化專業之社會功能以奠定專業之社區基礎,並經常警覺反省專業是否隨著社會變遷調整功能。前述這些自我增強權能(empowerment)的努力才是社會工作專業發展之正途。
社會工作建制化之影響
專業發展的主要指標是專業人士對專業領域的自主程度與自主範疇。而專業之建制化恰恰相反是壓縮專業人士自主空間的。因為社會工作建制化使得社會工作專業必須要執行國家交代之職責,以換取國家之支持。專業自主空間遭到進一步的壓縮。從下述幾件事情之中均可以觀察到台灣社會工作專業的自主性遭到壓縮與自主性薄弱的情況。
專業人員由專業自行培育養成、資格之認定由專業自行負責是專業自主的重要面向之一。而依據社會工作師法,專業資格的取得由國家機器的考試院主導,由考試委員們認可的學者專家參與其事。社會工作專業組織雖然被垂詢意見,但是實質上並沒有權力。甚至許多從事社會工作的實務經歷也不被國家承認。社會工作師法通過後首先舉辦的兩次資格考試,一次報名三千餘人實際應考者兩千多人取得社會工作師資格者264人;第二次檢覈考試實際應試者三百餘人,取得社工師資格者三人。社會工作界群情譁然。社會工作師法第七條:「非領有社會工作師證書者,不得使用社會工作師名稱。」以目前社會工作師資格取得狀況看來,資格標準極高極嚴,戒嚴時代的律師資格考試差堪相比。而專業幾乎沒有挑戰這種結果的實質力量。當然專業組織本身的組織強度與實力不足,推動社會工作師法立法時對情勢判斷過度樂觀失真,已然註定目前的專業從業人員資格認定自主權力淪喪之局面。
專業自主另一層面的表現在於專業自我決定職業之場所與服務項目。目前各種相關的社會福利立法都明列社會工作人員之角色,然而其角色之執行是被縣市政府指派的。例如,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治條例第十條:「本條例第四章之案件偵查、審判中,於訊問兒童或少年,主管機關應指派社工人員陪同在場,並得陳述意見。……」在這些類似的法中,我們看到社工(專業)人員是由主管機關指派,而主管機關是社會內政部、省(市)社會處(局)、與縣市政府。如此的安排,社會工作人員在結構位置上是要去執行政府的職務。如果社會工作人員可以由當事人或其監護人遴聘,則專業者的自主性會比主管機關指派大一些,而且介入的社工人員也有比較大的可能站在當事人的立場協助當事人。
家庭暴力防治法規定各級地方政府應各設立家庭暴力防治中心,並結合警政、教育、衛生、社政、戶政、司法等相關單位辦理各項措施。中心之中應配置社工、警察、醫療極其他相關專業人員。家庭暴力防治中心可以和性侵害防治中心合併設置。考察目前各地已經依法設置之性侵害防治中心幾乎均只配置一名專職但不在政府編制內的約聘社會工作人員。這似乎反映社會工作在政府建制內的邊緣弱勢地位。
建制化對社會工作專業的另一個主要影響,在我看來,是會削弱社會工作改革社會機制的社會位置與行動力。如果愈來愈多的社會工作者受雇於國家體制,由主管機關指派工作任務、決定工作目標、進而評量工作績效時,當國家體制本身需要改革時,也許還有少數幾位諤諤之士仍然能夠正直勇敢地推動體制內改革,也許還有幾位有志之士能夠不為五斗米折腰轉換社會位置推動改革,但整個社會工作界集體地參與改革的力量將大為削弱。
專業發展:專業化或建制化
建制化不同於專業化。建制化是向國家體制靠攏,甚至依附。而專業化是專業加大自主程度,強化對其執業領域控制能力的過程。建制化與專業化是專業發展上兩個方向迥異的路程。然而,建制化常因為狐假虎威的效應給人們專業化的假象。
1986年東海大學主辦第二屆中英社會福利研討會時,英國代表團的領隊Peter Kaim-Cadudle(金高德)一次與我私下交談的時候問起台灣地區社會工作專業組織的情況與台灣的社會工作者如何取得專業的執業資格。當時尚未解嚴,社會工作的專業組織尚不知在何處,要做社會工作者似乎雇主同意雇用最重要。我一時語塞,不知如何回應才能免於困窘。稍後方知金高德曾經在中興大學任教,對台灣的社會工作有某種程度的認識。這麼問我可能只是想給我一個機會教育吧。我還在思考該如何回答時,他繼續說道:他的專業背景是法律,雖然從未有大學畢業文憑,但目前在社會政策學系裡擔任榮譽教授。據他說在他所在的英國市鎮裡,取得律師執業資格的方法如下:任何有意在當地執行律師業務的人,只要到當地律師公會登記註冊,並且在三年之中參加當地律師公會會所俱樂部之每週例會五十三次就取得和保有執業資格。每週例會在晚間舉行,雖也有正式的法律討論座談,但主要的活動是會員間的聯誼和非正式的討論。我當時的反應是這樣就可以取得專業的執業資格嗎?如果一個人是的專業素養不夠怎麼辦?金高德十分肯定的說就是這樣。
多年後方才體悟,這種制度設計直扣專業制度的本質。專業的本質是職業從業人員對執業領域的自主控制。專業的核心是一群有能力執業並且彼此認識相互瞭解的從業人員,這一群人們彼此合作長短互補,以專業集體的內部分工滿足社區對某一類服務的需求。三年中維持53次以上,超過三分之一的出席率是最低標準。每週一次的例會幫助會員融入專業社群,也使得專業社群對個別成員的能力專長有一定的瞭解評估。這種制度設計使得專業能夠發展成為一個專業社群,在這個專業社群的社會關係基礎上,專業自主和自律才有可能實踐,專業維持其執業領域內的秩序和對成員服務品質的管束掌控才有可能。有一個專業自主的專業社群組織,專業才有可能不依附於國家權力進行其對執業領域的主控。
台灣地區專業發展的前途展望
各種專業,社會工作專業當然也不例外,在專業發展上的基本課題一是專業為社區與案主提供的服務能否符合需要,其次就是專業如何發展和維繫專業社群自主自律的組織力量。(陶蕃瀛,1991)
專業必須保持對社區需要敏銳覺察與回應社區需要的能力。我們這個社會對社會工作這個職業的期待是什麼?社會工作專業人士自我期許推動社會改革,以及如何推動改革?這兩個問題是展望社會工作專業發展前途時要問的兩個基本問題。如今社會工作師法已經通過,社會工作被政府部門認可為是一門職業殆無疑義。民間部門中受西方基督教傳統影響的福利系統接受社會工作唯一門專業也沒有爭議。
展望社會工作專業發展還有以下幾個課題要社會工作社群集體面對。
第一個課題是如何在本土宗教性組織和基層社區自發推動的社會福利工作與福利組織裡讓社會工作者成為重要的人力?這一個課題涉及社會分工程度的社會結構問題,也許專業本身無法獨立面對。但是專業仍然可以經由更精準的認識社會問題與需求、提出叫非專業者更有效的方案與服務爭取機會。這還牽涉專業養成教育的問題。
第二個課題是專業教育如何能夠培育出符合社會福利領域需要的人才,也能培育出推動社會改革的社會工作者?專業教育工作者需要有更多的社會服務參與,和實務工作者更多的合作共同成長。
第三個課題是如何強化專業社群組織?此一專業社群組織的主要任務是提昇專業整體的服務效能、培育新進專業工作者,和使社會工作專業能夠堅守社會工作的價值觀念:互助而非競爭、尊重差異、相信人的潛能。
最後一個課題是建構社會工作專業社群共同的願景。是這一個願景使得社會工作專業除了有效執行社會福利體制的任務之外,還能夠依循著願景推動社會改革。作者相信以合作運動的精神原則,建構一個居民互助、永續自足的社區(sustainable community)是社會工作可能的願景之一。
本文論述的重點是過去台灣地區社會工作這個助人專業的專業發展沒有接軌到本土社會草根居民的社會生活脈絡中與社會本存的助人者和助人組織相當疏離,並且這個社會工作專業所推動的專業化實際上是建制化而非專業化。最後並展望台灣地區社會工作專業發展進程上有待弩力的四個課題。這些課題是是社會工作專業集體要面對的課題。進入2000年之前拋磚引玉,期盼社會工作界的朋友們共同思考面對前述課題和其他大家認為重要的專業議題。
Referrers:
黃彥宜(1991)台灣社會工作發展。思與言:29(3):119-152。許水德(1977)為何及如何建立社會工作員制度。社區發展季刊,1:1。練馬可(1994)台灣地區基督教社會工作的專業化:一些回顧。收錄於內政部社會司主辦「中華民國社會工作專業制度研討會」實錄,107-112。陶蕃瀛(1991)論專業的社會條件:兼談灣社會工作之專業化。當代社會工作學刊,創刊號:1-16。陶蕃瀛、簡春安(1997)社會工作專業發展之回顧與展望。社會工作學刊,4:1-25。Dubois, Brenda and Karla K. Miley (1998) Social Work: An Empowering Profession. Needham Heights, MA: Allyn and Bacon.Johnson, Louise C. and Charles L. Schwartz (1988) Social Welfare: A Response to Human Need. Newton, MA: Allyn and Bacon.Miller, Peter and Nikolas Rose. (1990). Governing economic life. Economy and Society, 19(1):1-31.Parton, Nigel. (1996)Social theory, social change and social work: an introduction. PP. 4-18. In Nigel Parton. (ed.) (1996) Social Theory , Social Change and social Work. London: Routledge.Piven, Frances F. and Richard A. Clward (1971) Regulating the poor:the functions of public welfare. New York:Pantheon Books.Trattner, Walter I. (1984) From poor law to welfare state. 3rd. edition. New York:The Free Press.
大三籌辦社工營時, 與系學會幹部經常在小陶老師家討論社會工作專業發展, 以及社會工作建制化的種種利弊得失...當時這篇文章尚未正式發表, 事隔多年, 再次細讀這篇文章, 心裡有些感觸, 容後再述...
先跟大家分享這篇文章...
本文第一個較簡要的版本:「建制化對社會工作專業的影響」在1998年11月7日,台北:「專業實踐的僵局:建制化與工具化難題」研討會上發表。這一個版本發表於1999年12月30日出版的社區發展季刊,第八十八期。
社會工作專業發展的分析與展望
陶蕃瀛
社會工作專業致力於提昇個人、家庭、團體、組織與社區的社會功能,期使社會之中每一個人都有幸福美好的生活。社會工作的宗旨目標也正是社會福利制度的理想。從歐美社會工作專業的發展歷史經驗看來,專業的發展與社會福利體制的演進發展高度相關(Trattner, 1984;Johnson and Schwartz, 1988;Dubois and Miley, 1998)。我國社會工作專業發展的進程與歐美有所不同(黃彥宜,1991;白秀雄,1993;簡春安、陶蕃瀛,1997)。台灣地區專業發展的主軸自始是以成為社會福利體制內的專業助人者為基調(許水德,1977)。而歐美國家之社會工作專業發展包含二個主軸,其一是推動社會改革與社會福利制度的進步發展,另一軸線才是成為社會福利體制內提供服務的主要專業。基於前述對社會工作專業發展基調的體察,本文提出建制化的概念分析台灣地區社會工作專業的發展及社會工作在社會(福利)體制內的位置。然後以專業之服務必須回應社區需求之觀點展望台灣社會工作專業的前途。
建制化的意義
廣義的來說,建制化指涉的是取得在國家體制秩序下被接受認可的社會位置。然而,在現代國家裡,國家體制高度發展並結合壟斷性的經濟力量滲透入社會每一個階層。「天高皇帝遠」或「帝力於我何有哉」早已經是過往雲煙。一般而言,我們只有在國家體制內位置的不同,絕少有人或組織是在這個國家社會體制之外的。換言之,所有人或組織都已有一個在國家社會體制內的位置,而所謂建制化更正確的說乃是指個體或組織朝向與國家體制之關係更緊密的方向變化其社會位置。
又因為國家體制正是社會體制內分配資源的主要公共場域,如果能夠取得與國家體制良好的關係位置,則可以穩定的獲得社會資源之分配。許多個人和組織乃以建制化為尚。專業發展如果自主性與理想不足,只以壟斷職業場域、提昇社會地位與薪資報酬為滿足,則容易掉入以建制化為專業化的迷障。專業發展一旦走上建制化之途,則專業自主的保有日益艱難,因為,現代國家的體制基本上是通過資源再分配等經濟生活層面的社會控制過程進行國家的統治(Miller and Rose, 1990)。國家以經濟發展為優先的基本政策,引導許多社會資源於經濟發展。國家獨厚資本累積之價值,排擠了其他社會價值。家庭之客廳可以為工廠、社區傳統文化活動成為文化產業,父母忙於生產線上,地方社區與個人的獨特價值與生活方式沒入現代國家標舉的經濟體制內。經濟活動像癌細胞一樣的掠奪其他活動也需要的養分資源。社會經濟一枝獨秀,其他問題掩蓋在富裕的表象之下。公民若欠缺自覺、自制與自主、不經思考反省的接受這一套經價發展至上的語言,將成為馴化的公民,或名為國民。在國家發行與操弄之法定貨幣所建構維持的經濟共同體社區內,經由國家的教育體制,配合國家的人力發展規畫與國家發展政策指導國民規畫生涯目標方向,進入精微的職業分工系統,依賴高度發展的世界市場生活,使得永續自足的社區淪喪。專業發展若走上建制化之途,依附於經濟發展至上之國家體制而不能標舉專業獨特之價值(如社會工作之人本精神、人道主義、互助合作而非競爭之價值)將不可於國家統治力量的介入專業自主空間時堅持原則。專業化與建制化並非不可並存,但建制化之專業必須衡量自己的組織實力、價值基礎、與社會條件,審慎地面對專業自主與國家強制力量之間難免的衝突。
專業建制化就抽象層面來看,是一種冀求擁有統治權力(即所謂公權力)或權威力量的心態或意向。專業人士錯認為掌有公權力可將問題解決,期望擁有公權力或獲得公權力認可支持,甚至期待入主政府以解決問題。換言之,專業人士對強制性統治權力能耐錯誤期待之心態或意向是專業朝向建制化前進的基本力量。在這些心態驅使下各式各樣迎合權威者、扮演權威者或成為權威者的行動就會出現。然而社會工作專業一貫強調的案主自決之精神原則和統治力量的強制性,二者存在著本質上的衝突,這是專業發展若走上建制化,專業實踐永恆面對的兩難。
社會工作專業的建制化,就具體的層面而言,是社會工作專業集體地進入國家機制,成為國家行政與司法體制的一員,例如家庭暴力防治法第八條:「各級地方政府應各設立家庭暴力防治中心……,辦理下列措施,以保護被害人之權益並防止家庭暴力事件之發生:……。並應配置社工、警察、……。」;社會工作專業的建制化另一種具體方式就是將專門執業的資格認證關卡交由國家體制為之或要求國家背書。1997年4月2日公布的社會工作師法就是前者的實例。
社會福利之轉化
社會福利制度,本為互助分享的社會功能系統。然而在現代國家裡卻被轉化並矮化為一個依循資本邏輯的另類的經濟(生產與分配)制度,以補救基本經濟體制缺失所造成的社會問題並舒緩要求體制改革的社會壓力(Piven and Clward, 1971)。大多數國民可支配的社會資源係經由在職業分工系統內的權位(和努力)而取得,如果在職業分工系統內沒有位置,則透過社會福利系統或個人的家庭親屬或朋友關係網獲得再分配。大多數的個人一旦脫離了職場的社會控制範疇,同時也失去在職場內獲得社會資源分配的身份。然後,福利國家的福利服務系統或非直接隸屬國家系統的社會工作者將介入,以所謂科學與藝術結合的社會工作專業知識技能考察檢視其社會處境與需要之後,分配必要的社會資源繼續維持無職場身份國民的基本生活所需。
「社會工作專業」的社會位置
從英美社會工作發展的歷史來看,十九世界後葉社會工作專業開始發展。當時快速的社會變遷,引發傳統家庭與社區功能之式微,社會集體呈現出的憂心與焦慮不安導致在既有的衛生保健、醫療、法律、教育等專門職業之外又發展出社會工作這一門行業(Parton, 1996)社會工作專業執業的領域和對象經常與前述幾個專業重疊,也經常與這些專業共同服務案主。
社會工作可以說是現代自由主義意識型態之國家與社會解決社會問題的一種努力。這種形式的努力使得國家既能夠協助某些陷入不利處境之家庭及其成員維持基本之健康與成長,又免於國家直接過度干預家庭,使得家庭形式上可以繼續保持為一個成員相互照顧之自然場域或社會單位。就此一社會工作發展之歷史脈絡來看,社會工作專業的社會位置介於公私領域之間,處在社區\國家與家庭之間,一方面形式上維護私領域如家庭之自主,另一方面在福利國家體制與社區的支持下協助家庭照護其成員並柔性地執行社會控制之功能維持社會秩序(Piven and Cloward,1971; Trattner, 1984)。
台灣地區社會工作專業發展之社會脈絡
若一個社會之社會工作專業獲得社區之支持多,而有求於國家之支持少,則其建制化的程度可以較低。台灣地區的社會工作專業興起有其特有的歷史脈絡。在我看來,其與國家體制的淵源仰賴甚深與民間社區則頗為疏離。基本上,推動台灣地區社會工作專業發展的主要力量初期可以分為三股:一是移植自美英深受國家體制規約的社會工作學術界。其次是深受外國力量影響的基督教與天主教之組織,如台灣基督教兒童福利基金會和基督教福利會等由教會支持的慈善組織(練馬可,1994)。第三股力量是與國家淵源深厚的婦女聯合會、救國團與國民黨民眾服務站系統。(黃彥宜1991;陶蕃瀛與簡春安,1997)近一、二十年來台灣地區社會工作專業發展的力量則加入在國家行政系統內處於邊緣位置的縣市政府社會工作員、社會工作者的專業組織和民間宗教色彩力量主導的社會福利組織。然而,社會工作專業與民間草根的助人機構組織始終有如兩根平行線,各自發展鮮少交流合作。
基本上,個人認為本土的助人工作界,如各地的廟宇團體、慈善組織包括慈濟基金會等超大型的助人導向組織,並不特別關心社工師法的立法過程或社會工作人員納入編制這個議題。因為他們自有其社會條件和社區基礎,無須國家體制扶植。然而,一向與他們疏離的社會工作學界和「專業」社會工作界長期以來則一直努力地爭取國家體制的認可。許多社會工作界的人士認為通過社會工作師法是社會工作專業化的重大進展。關於這一點本人一向不同意,多年前即已經為文(陶蕃瀛,1991)發抒自己對社會工作專業發展途徑的一些看法。個人認為在推動「社會工作專業」過程裡,社工界過去努力的要求政府設置專業的社會工作員,然後要求納編(納入正式編制之謂)、近來努力的推動社工師法,這些一脈相承的努力都不是專業發展的正途,而應可以視之為是建制化的努力。因為這些努力基本上是企請國家體制給予肯定、背書或國家法律之保障,而不是反求諸己的發展專業組織與專業知能、辨明專業價值基礎、強化專業之社會功能以奠定專業之社區基礎,並經常警覺反省專業是否隨著社會變遷調整功能。前述這些自我增強權能(empowerment)的努力才是社會工作專業發展之正途。
社會工作建制化之影響
專業發展的主要指標是專業人士對專業領域的自主程度與自主範疇。而專業之建制化恰恰相反是壓縮專業人士自主空間的。因為社會工作建制化使得社會工作專業必須要執行國家交代之職責,以換取國家之支持。專業自主空間遭到進一步的壓縮。從下述幾件事情之中均可以觀察到台灣社會工作專業的自主性遭到壓縮與自主性薄弱的情況。
專業人員由專業自行培育養成、資格之認定由專業自行負責是專業自主的重要面向之一。而依據社會工作師法,專業資格的取得由國家機器的考試院主導,由考試委員們認可的學者專家參與其事。社會工作專業組織雖然被垂詢意見,但是實質上並沒有權力。甚至許多從事社會工作的實務經歷也不被國家承認。社會工作師法通過後首先舉辦的兩次資格考試,一次報名三千餘人實際應考者兩千多人取得社會工作師資格者264人;第二次檢覈考試實際應試者三百餘人,取得社工師資格者三人。社會工作界群情譁然。社會工作師法第七條:「非領有社會工作師證書者,不得使用社會工作師名稱。」以目前社會工作師資格取得狀況看來,資格標準極高極嚴,戒嚴時代的律師資格考試差堪相比。而專業幾乎沒有挑戰這種結果的實質力量。當然專業組織本身的組織強度與實力不足,推動社會工作師法立法時對情勢判斷過度樂觀失真,已然註定目前的專業從業人員資格認定自主權力淪喪之局面。
專業自主另一層面的表現在於專業自我決定職業之場所與服務項目。目前各種相關的社會福利立法都明列社會工作人員之角色,然而其角色之執行是被縣市政府指派的。例如,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治條例第十條:「本條例第四章之案件偵查、審判中,於訊問兒童或少年,主管機關應指派社工人員陪同在場,並得陳述意見。……」在這些類似的法中,我們看到社工(專業)人員是由主管機關指派,而主管機關是社會內政部、省(市)社會處(局)、與縣市政府。如此的安排,社會工作人員在結構位置上是要去執行政府的職務。如果社會工作人員可以由當事人或其監護人遴聘,則專業者的自主性會比主管機關指派大一些,而且介入的社工人員也有比較大的可能站在當事人的立場協助當事人。
家庭暴力防治法規定各級地方政府應各設立家庭暴力防治中心,並結合警政、教育、衛生、社政、戶政、司法等相關單位辦理各項措施。中心之中應配置社工、警察、醫療極其他相關專業人員。家庭暴力防治中心可以和性侵害防治中心合併設置。考察目前各地已經依法設置之性侵害防治中心幾乎均只配置一名專職但不在政府編制內的約聘社會工作人員。這似乎反映社會工作在政府建制內的邊緣弱勢地位。
建制化對社會工作專業的另一個主要影響,在我看來,是會削弱社會工作改革社會機制的社會位置與行動力。如果愈來愈多的社會工作者受雇於國家體制,由主管機關指派工作任務、決定工作目標、進而評量工作績效時,當國家體制本身需要改革時,也許還有少數幾位諤諤之士仍然能夠正直勇敢地推動體制內改革,也許還有幾位有志之士能夠不為五斗米折腰轉換社會位置推動改革,但整個社會工作界集體地參與改革的力量將大為削弱。
專業發展:專業化或建制化
建制化不同於專業化。建制化是向國家體制靠攏,甚至依附。而專業化是專業加大自主程度,強化對其執業領域控制能力的過程。建制化與專業化是專業發展上兩個方向迥異的路程。然而,建制化常因為狐假虎威的效應給人們專業化的假象。
1986年東海大學主辦第二屆中英社會福利研討會時,英國代表團的領隊Peter Kaim-Cadudle(金高德)一次與我私下交談的時候問起台灣地區社會工作專業組織的情況與台灣的社會工作者如何取得專業的執業資格。當時尚未解嚴,社會工作的專業組織尚不知在何處,要做社會工作者似乎雇主同意雇用最重要。我一時語塞,不知如何回應才能免於困窘。稍後方知金高德曾經在中興大學任教,對台灣的社會工作有某種程度的認識。這麼問我可能只是想給我一個機會教育吧。我還在思考該如何回答時,他繼續說道:他的專業背景是法律,雖然從未有大學畢業文憑,但目前在社會政策學系裡擔任榮譽教授。據他說在他所在的英國市鎮裡,取得律師執業資格的方法如下:任何有意在當地執行律師業務的人,只要到當地律師公會登記註冊,並且在三年之中參加當地律師公會會所俱樂部之每週例會五十三次就取得和保有執業資格。每週例會在晚間舉行,雖也有正式的法律討論座談,但主要的活動是會員間的聯誼和非正式的討論。我當時的反應是這樣就可以取得專業的執業資格嗎?如果一個人是的專業素養不夠怎麼辦?金高德十分肯定的說就是這樣。
多年後方才體悟,這種制度設計直扣專業制度的本質。專業的本質是職業從業人員對執業領域的自主控制。專業的核心是一群有能力執業並且彼此認識相互瞭解的從業人員,這一群人們彼此合作長短互補,以專業集體的內部分工滿足社區對某一類服務的需求。三年中維持53次以上,超過三分之一的出席率是最低標準。每週一次的例會幫助會員融入專業社群,也使得專業社群對個別成員的能力專長有一定的瞭解評估。這種制度設計使得專業能夠發展成為一個專業社群,在這個專業社群的社會關係基礎上,專業自主和自律才有可能實踐,專業維持其執業領域內的秩序和對成員服務品質的管束掌控才有可能。有一個專業自主的專業社群組織,專業才有可能不依附於國家權力進行其對執業領域的主控。
台灣地區專業發展的前途展望
各種專業,社會工作專業當然也不例外,在專業發展上的基本課題一是專業為社區與案主提供的服務能否符合需要,其次就是專業如何發展和維繫專業社群自主自律的組織力量。(陶蕃瀛,1991)
專業必須保持對社區需要敏銳覺察與回應社區需要的能力。我們這個社會對社會工作這個職業的期待是什麼?社會工作專業人士自我期許推動社會改革,以及如何推動改革?這兩個問題是展望社會工作專業發展前途時要問的兩個基本問題。如今社會工作師法已經通過,社會工作被政府部門認可為是一門職業殆無疑義。民間部門中受西方基督教傳統影響的福利系統接受社會工作唯一門專業也沒有爭議。
展望社會工作專業發展還有以下幾個課題要社會工作社群集體面對。
第一個課題是如何在本土宗教性組織和基層社區自發推動的社會福利工作與福利組織裡讓社會工作者成為重要的人力?這一個課題涉及社會分工程度的社會結構問題,也許專業本身無法獨立面對。但是專業仍然可以經由更精準的認識社會問題與需求、提出叫非專業者更有效的方案與服務爭取機會。這還牽涉專業養成教育的問題。
第二個課題是專業教育如何能夠培育出符合社會福利領域需要的人才,也能培育出推動社會改革的社會工作者?專業教育工作者需要有更多的社會服務參與,和實務工作者更多的合作共同成長。
第三個課題是如何強化專業社群組織?此一專業社群組織的主要任務是提昇專業整體的服務效能、培育新進專業工作者,和使社會工作專業能夠堅守社會工作的價值觀念:互助而非競爭、尊重差異、相信人的潛能。
最後一個課題是建構社會工作專業社群共同的願景。是這一個願景使得社會工作專業除了有效執行社會福利體制的任務之外,還能夠依循著願景推動社會改革。作者相信以合作運動的精神原則,建構一個居民互助、永續自足的社區(sustainable community)是社會工作可能的願景之一。
本文論述的重點是過去台灣地區社會工作這個助人專業的專業發展沒有接軌到本土社會草根居民的社會生活脈絡中與社會本存的助人者和助人組織相當疏離,並且這個社會工作專業所推動的專業化實際上是建制化而非專業化。最後並展望台灣地區社會工作專業發展進程上有待弩力的四個課題。這些課題是是社會工作專業集體要面對的課題。進入2000年之前拋磚引玉,期盼社會工作界的朋友們共同思考面對前述課題和其他大家認為重要的專業議題。
Referrers:
黃彥宜(1991)台灣社會工作發展。思與言:29(3):119-152。許水德(1977)為何及如何建立社會工作員制度。社區發展季刊,1:1。練馬可(1994)台灣地區基督教社會工作的專業化:一些回顧。收錄於內政部社會司主辦「中華民國社會工作專業制度研討會」實錄,107-112。陶蕃瀛(1991)論專業的社會條件:兼談灣社會工作之專業化。當代社會工作學刊,創刊號:1-16。陶蕃瀛、簡春安(1997)社會工作專業發展之回顧與展望。社會工作學刊,4:1-25。Dubois, Brenda and Karla K. Miley (1998) Social Work: An Empowering Profession. Needham Heights, MA: Allyn and Bacon.Johnson, Louise C. and Charles L. Schwartz (1988) Social Welfare: A Response to Human Need. Newton, MA: Allyn and Bacon.Miller, Peter and Nikolas Rose. (1990). Governing economic life. Economy and Society, 19(1):1-31.Parton, Nigel. (1996)Social theory, social change and social work: an introduction. PP. 4-18. In Nigel Parton. (ed.) (1996) Social Theory , Social Change and social Work. London: Routledge.Piven, Frances F. and Richard A. Clward (1971) Regulating the poor:the functions of public welfare. New York:Pantheon Books.Trattner, Walter I. (1984) From poor law to welfare state. 3rd. edition. New York:The Free Press.
無題
(節錄王行老師的文章)
文章出處: http://psy.hi-all.com/archives/2004/03/post_19.html
若用Bourdieu的語言來說,諮商心理師這種「小資產階級」的生活品味是可以凌駕在大眾階層,可以其智性的「秀異象徵」成為「社會區隔」〈1〉,而突顯出其價值的叢結﹝邱天助,2000﹞。然而証照建制的情況下,有志青年〈2〉如何的奮力擠身進入「秀異行列」?或是在精英主義領導下的專業場域與行動主體間衍生出什麼樣子的「策略」〈3〉? 實在是一個需要被討論與反思的議題。
目前心理諮商已經依附在國家權力體系下,以立法的方式促成專業的發展,進而達到助人的品質提昇。在此簡單的邏輯下,國家考試機器開始啟動,建制了專業位置的保護傘。從此「証照」成為條件象徵,並以此「象徵」區隔出不同的勢力範圍,也以此「象徵」區隔誰有資格擠進專業人士的行列。而無法取得証照者就被逐出勢力範圍,喪失了專業認同,剝奪了發展機會,因此我認為以証照做為條件來區隔能力位置的作法,對追求主體性的專業工作者而言:是一種「象徵暴力」。
「象徵暴力」的發生,關鍵不在於考試機器,也不在於法律規章,更不再於少數的權威個體;而是在於集體性的共謀:一種群體性的被迫害妄想漫延在個體之間,個體在一種看不到的生存威脅下,不得不擠破頭的往象徵秀異的方向鑽,深怕自己鑽不進去就要被邊緣化。當大家都覺得必需要戴上象徵秀異的帽子才可生存時,象徵之虛就誤為形式之實,秀異變成必需,選擇性變成強迫性,多元發展變成單一教條,專業發展中最重要的自主性價值,就成為知識權力下的政治祭品。
註釋
〈1〉取自Bourdieu 社會階層的概念。Bourdieu 認為象徵系統是一種文化結構的宰制工具,而透過象徵符號的區分,區隔出不同的社會階層。例如教師階層在生活中所呈現的種種象徵﹝學歷、知識、專業、自我進修…等﹞,就從大眾階層分離出某種「優秀而獨特」的「品味」。
〈2〉文本中筆者以「有志青年」來稱呼非師範院校的大學或研究所之學生或畢業生投入教育學程,希望能取得國民教育教師資格,並且進入國民學校擔任教職者。
〈3〉Bourdieu不贊成以機械論的觀點認為行動主體的行為只是環境刺激的結果,但是也對行動主體具有自我選擇的主導性有所遲疑,他認為行動主體與體制之間共同衍生的「生存心態」,會創作出無數的「策略」,來適應各種的情境。因此行動主體一面是被鑄者,一面是創造者。
------------------------------------------------------
連著二篇文章...
一是社會工作
一是心理諮商
這二個助人專業的難兄難弟...
都在尋找自己的位置, 在助人之外...
仍要與整個體制爭鬥, 冀望能獲得存在的價值與尊嚴...
文章出處: http://psy.hi-all.com/archives/2004/03/post_19.html
若用Bourdieu的語言來說,諮商心理師這種「小資產階級」的生活品味是可以凌駕在大眾階層,可以其智性的「秀異象徵」成為「社會區隔」〈1〉,而突顯出其價值的叢結﹝邱天助,2000﹞。然而証照建制的情況下,有志青年〈2〉如何的奮力擠身進入「秀異行列」?或是在精英主義領導下的專業場域與行動主體間衍生出什麼樣子的「策略」〈3〉? 實在是一個需要被討論與反思的議題。
目前心理諮商已經依附在國家權力體系下,以立法的方式促成專業的發展,進而達到助人的品質提昇。在此簡單的邏輯下,國家考試機器開始啟動,建制了專業位置的保護傘。從此「証照」成為條件象徵,並以此「象徵」區隔出不同的勢力範圍,也以此「象徵」區隔誰有資格擠進專業人士的行列。而無法取得証照者就被逐出勢力範圍,喪失了專業認同,剝奪了發展機會,因此我認為以証照做為條件來區隔能力位置的作法,對追求主體性的專業工作者而言:是一種「象徵暴力」。
「象徵暴力」的發生,關鍵不在於考試機器,也不在於法律規章,更不再於少數的權威個體;而是在於集體性的共謀:一種群體性的被迫害妄想漫延在個體之間,個體在一種看不到的生存威脅下,不得不擠破頭的往象徵秀異的方向鑽,深怕自己鑽不進去就要被邊緣化。當大家都覺得必需要戴上象徵秀異的帽子才可生存時,象徵之虛就誤為形式之實,秀異變成必需,選擇性變成強迫性,多元發展變成單一教條,專業發展中最重要的自主性價值,就成為知識權力下的政治祭品。
註釋
〈1〉取自Bourdieu 社會階層的概念。Bourdieu 認為象徵系統是一種文化結構的宰制工具,而透過象徵符號的區分,區隔出不同的社會階層。例如教師階層在生活中所呈現的種種象徵﹝學歷、知識、專業、自我進修…等﹞,就從大眾階層分離出某種「優秀而獨特」的「品味」。
〈2〉文本中筆者以「有志青年」來稱呼非師範院校的大學或研究所之學生或畢業生投入教育學程,希望能取得國民教育教師資格,並且進入國民學校擔任教職者。
〈3〉Bourdieu不贊成以機械論的觀點認為行動主體的行為只是環境刺激的結果,但是也對行動主體具有自我選擇的主導性有所遲疑,他認為行動主體與體制之間共同衍生的「生存心態」,會創作出無數的「策略」,來適應各種的情境。因此行動主體一面是被鑄者,一面是創造者。
------------------------------------------------------
連著二篇文章...
一是社會工作
一是心理諮商
這二個助人專業的難兄難弟...
都在尋找自己的位置, 在助人之外...
仍要與整個體制爭鬥, 冀望能獲得存在的價值與尊嚴...
還要裝斯文嗎?
轉貼自社工師法受害人聯盟
作者: 風雨虯髯客
本人近年來一直在社工專協留言版鼓吹實務社工起來革命,
當時被很多人指責批評,沒想到現在卻變成百花齊鳴,
真是十年河東,十年河西.
但這也是實務社工真正充權(empower)的開始,
當我們要案主有勇氣去面對社會結構的壓迫時,
很少有人意識到這是多艱辛的一件事,
看日日春協會協助的公娼就知道了.
現在實務社工開始要面對自己的結構壓迫,
應該更能體會案主無法充權的辛酸吧.
會支持革命的老師們絕對不會是社群權力核心,
因為他們擠不進去,或是不願進去?
但有一個很有趣的想法,
為什麼這些權力核心者會掌權?
為什麼他們可以代表社群發聲?誰賦予他們權力的?
是他們自己向政府說他們是社群代表,
是他們自己向政府說是社福專家,
是那些被壓迫的實務社工加入他們開的協會(還要繳錢呢)
才讓政府誤信他們代表社群的正當性,
或許他們也是社福政策的化妝師,
擔任御用學者粉飾太平,
政客當然要挺他們啊.
所以,實務工作者應該用行動來告訴政府,
他們不是我們社群的代表,
他們只是自以為是老大的假老大.
為什麼要加入他們的協會呢?
被人賣了還幫別人數錢,這是多悲哀的事.
當然,若是他們又修法成從事社會工作一定要加入的話,
那大家也只能被宰割了,不可能嗎?我告訴你,絕對可能.
我欣見社工界階級鬥爭的開始,
普羅小社工向布爾喬亞優勢社工宣戰,
既得利益者不會輕易鬆開咬住的肉,
他們會猛烈的反抗.宣戰太強烈嗎?
當生存權都快不保時,還要裝斯文嗎?
---------------------------------
看到這篇文章, 不禁要好好自省一番...
在職場上, 我的位置的確有可能也是壓迫基層社工的那一個人...
我始終相信: 反對是進步的動力!
欣見社工界有反抗壓迫的力量與勇氣!
但期待能有更具體的革命論述出現, 做為討論的基礎!
Li Wei
作者: 風雨虯髯客
本人近年來一直在社工專協留言版鼓吹實務社工起來革命,
當時被很多人指責批評,沒想到現在卻變成百花齊鳴,
真是十年河東,十年河西.
但這也是實務社工真正充權(empower)的開始,
當我們要案主有勇氣去面對社會結構的壓迫時,
很少有人意識到這是多艱辛的一件事,
看日日春協會協助的公娼就知道了.
現在實務社工開始要面對自己的結構壓迫,
應該更能體會案主無法充權的辛酸吧.
會支持革命的老師們絕對不會是社群權力核心,
因為他們擠不進去,或是不願進去?
但有一個很有趣的想法,
為什麼這些權力核心者會掌權?
為什麼他們可以代表社群發聲?誰賦予他們權力的?
是他們自己向政府說他們是社群代表,
是他們自己向政府說是社福專家,
是那些被壓迫的實務社工加入他們開的協會(還要繳錢呢)
才讓政府誤信他們代表社群的正當性,
或許他們也是社福政策的化妝師,
擔任御用學者粉飾太平,
政客當然要挺他們啊.
所以,實務工作者應該用行動來告訴政府,
他們不是我們社群的代表,
他們只是自以為是老大的假老大.
為什麼要加入他們的協會呢?
被人賣了還幫別人數錢,這是多悲哀的事.
當然,若是他們又修法成從事社會工作一定要加入的話,
那大家也只能被宰割了,不可能嗎?我告訴你,絕對可能.
我欣見社工界階級鬥爭的開始,
普羅小社工向布爾喬亞優勢社工宣戰,
既得利益者不會輕易鬆開咬住的肉,
他們會猛烈的反抗.宣戰太強烈嗎?
當生存權都快不保時,還要裝斯文嗎?
---------------------------------
看到這篇文章, 不禁要好好自省一番...
在職場上, 我的位置的確有可能也是壓迫基層社工的那一個人...
我始終相信: 反對是進步的動力!
欣見社工界有反抗壓迫的力量與勇氣!
但期待能有更具體的革命論述出現, 做為討論的基礎!
Li Wei
Tuesday, December 20, 2005
作菜果然不是件容易的事!
上週六下午和YY, YY大姐, 大姐夫, 比力妹, 碗公妹去KC健康廚房學作菜...
看似簡單的概念原來有不少學問...
例如: 切菜的大小, 以及火候的控制都有關係...
容易熟的菜要切大塊一些, 不容易熟的菜要切小一點...
這樣放在一起煮才不會有的熟了, 有的還沒熟!
老師說: 菜煮得太熟反而會產生苦味, 酸味, 把整鍋料理的味道弄糟了!
而且要挑新鮮的天然食材和好的鍋具
(不好的鍋具在烹調過程中會釋放有毒物質)
幾乎每天的新聞都提到有黑心商人在食物中放了有害健康的化學添加物...
難怪癌症病人那麼多!
前天在家裡看食譜時, 老師說...
餐廳煮的飯為了看起來更為可口, 經常會放沙拉油和水一起煮...
為了使青菜看起來更綠, 更好吃, 也會多放不少油進去炒...
現在的外食族, 即使都堅持健康飲食, 還是會吃進一肚子不必要的油脂...
無怪乎現代人膽固醇過高了...
二年前我的三酸甘油脂也超出標準值...
還好去年驗血時已恢復正常...
現在想想, 媽媽們真的很偉大...
上市場買菜, 洗菜, 挑菜, 作菜數十年如一日...
真的很不簡單!!
看似簡單的概念原來有不少學問...
例如: 切菜的大小, 以及火候的控制都有關係...
容易熟的菜要切大塊一些, 不容易熟的菜要切小一點...
這樣放在一起煮才不會有的熟了, 有的還沒熟!
老師說: 菜煮得太熟反而會產生苦味, 酸味, 把整鍋料理的味道弄糟了!
而且要挑新鮮的天然食材和好的鍋具
(不好的鍋具在烹調過程中會釋放有毒物質)
幾乎每天的新聞都提到有黑心商人在食物中放了有害健康的化學添加物...
難怪癌症病人那麼多!
前天在家裡看食譜時, 老師說...
餐廳煮的飯為了看起來更為可口, 經常會放沙拉油和水一起煮...
為了使青菜看起來更綠, 更好吃, 也會多放不少油進去炒...
現在的外食族, 即使都堅持健康飲食, 還是會吃進一肚子不必要的油脂...
無怪乎現代人膽固醇過高了...
二年前我的三酸甘油脂也超出標準值...
還好去年驗血時已恢復正常...
現在想想, 媽媽們真的很偉大...
上市場買菜, 洗菜, 挑菜, 作菜數十年如一日...
真的很不簡單!!
Wednesday, December 14, 2005
走出吳晟田園 吳音寧闖叢林 (轉貼自聯合報)
走出吳晟田園 吳音寧闖叢林
2005/12/13
【記者梁玉芳、楊錦郁】
從田園中走來的詩人吳晟,以散文「農婦」,詩集「吾鄉印象」等作品,在台灣文學土壤上篤實溫厚地耕耘著。彰化鄉下庭前的木棚內,學生送的大匾額,就平躺在廢棄桌腳上,成了詩人由教職退休後,繼續筆耕的大書桌。
在這庭院長大的吳音寧,曾經蒙著面、背著槍出席自己新書「蒙面叢林」發表會,重現親身探訪墨西哥查巴達游擊隊的記憶,也標明自己的獨特。她憂心台灣在全球化浪潮中被邊緣化,白米炸彈客引發她書寫聲援,父親一整櫃的農村剪報是她的後盾。
吳晟看著滿懷理想卻不循世俗規範的女兒,他說,既驕傲又擔心。女生能不能理光頭、要不要穿內衣,都是吳音寧反抗社會過程中,與傳統父親的辯證對話;相同的是,對農村與土地的關懷,對詩與文學的品味,吳晟與吳音寧是父女,也是知音。
吳家父女的訪談就在吳晟名作「農婦」一文的場景裡,大部分以台語進行。
每天只看一齣「囝仔齣」
問:女兒音寧走上文學的路,老二賢寧是醫師,也寫小說,老么志寧創作的歌詞也很有文學味。對寫作,家裡有特別栽培嗎?
吳晟(以下簡稱「晟」):沒有,大概是以前阿嬤規定不能看電視,不能出去玩,所以晚上就是全家看書。(吳音寧:我會跑去庄內店仔頭偷看電視。)後來,我太太娘家送來一部淘汰的電視機,阿嬤規定每天可以看一齣「囝仔戲」。
到台北念大學「黑乾瘦」
問:據說音寧是三個孩子裡最叛逆的?
晟:音寧從小都不用人操心,生活正常,身體好,小時候整個人多麼亮麗,連王拓來家裡看見她,都開玩笑說要訂下來當媳婦。但是後來她去台北上大學就不一樣了,台北真是很不好的地方!
她開始打扮「請裁(隨便)」,人愈來愈「黑乾瘦」,呷菸,(吳音寧:還有喝酒。)我擔心,上去台北好幾回,她的生活已經所謂的「革命青年」了,左派呀、學運世代那些,交些稀奇古怪的人。
我算是傳統的父親,但不代表沒有理想性;總希望她可以正常、健康些。
吳音寧(以下簡稱「寧」):我大學念東吳法律,(晟:她都只填法律系,說是要當人權律師。)跟高中同學林淑芬(現任立委)上台北念大學,第一件事就是找學運社團,那時都還不知道什麼叫「異化」,什麼叫「馬克思」,一群想法相同的人和在一起,生活就是晚睡晚起,很不「農村」啊。我記得,迎新營隊學長給我一瓶竹葉青,我一下就喝掉半瓶,其實以前在家我只吃過燒酒雞!
與鄭愁予對飲 不輸人的
晟:她酒量真的不錯,高中時,我帶她上台北看汪其楣的劇作演出我的詩,她還跟鄭愁予對飲,不輸人的。
寧:我想過,學運裡的女生為什麼都不太健康,大概是我們對抗的不只是政治威權、爭校園民主而已,還有對抗自己──我們從小就被要求要有女孩子樣子,所以就用自己的身體、生活來對抗,故意反叛,抽菸喝酒啦,這些。
爸爸跟我說,這些傳統規範的東西這麼大,用自己的生活跟身體是對抗不了的。
晟:我是懇求她,好幾次去台北,找她出來溝通一下。我對社會也有我的不滿,也曾經因為對社會的意見遭到調查,但在生活上、在健康上,我不會把自己「舞」到垮掉──你們看音寧,她這麼瘦,如果不是那幾年……
要當革命青年,一定要這樣嗎?當年,他們幾個人大談改革理念,喝酒抽菸、徹夜不睡;結果,現在好幾個做官去了。
寧:不是,那幾個做官的,就是以前酒喝不多、菸抽不多的(笑)。
問:妳廿歲就理了大光頭?爸爸有什麼感想?
寧:這沒什麼啦,我一共理了三次,頭髮就是頭髮而已,為什麼女生就要留長頭髮?為什麼不可以光頭?想到就理光,就這麼簡單。畢業後我想要去考律師,也是想:哇,有個光頭女律師,一定很酷!
吳晟描寫農村的作品,進了教科書;女兒吳音寧回到田園,甘心學做農。
女兒不穿胸罩
老爸:唉
晟:她光頭,我真懊惱!對這個女兒的總結是:既驕傲又擔心。難得她有正義感,她的思想、品性、文采,依我看,是這輩裡還不錯的。但是我擔心她的穿著、行事,處處不符社會主流的價值…
寧(插話):我們爭論最多的,是我要不要穿胸罩!
晟:唉,我的理性告訴我,她有她的選擇,但我擔心,她的行為不符社會對女性的要求,她會受傷害。比如說,理個光頭,人家會以為她是不是精神上有問題。
她媽媽反而是無所謂的,媽媽也是這種個性,自在、對世俗不在意。可是音寧又不是毫無彆扭,她會說「誰規定女生要穿胸罩,乳房本來就是自然」,可是她又要駝著背,不能抬頭挺胸,我看出她的矛盾。
寧:到了台北,意識到自己的女性角色,也認同自己作為女性的身分,這些抗爭都是思想養成過程,那時認識的朋友,也奠基我現在所做的一切。
我爸會說故事勸我:他以前年輕時打赤膊,別的女生見了不好意思,所以我現在也讓別人不好意思。我就會說,原始部落裡女生都是裸體啊,胸罩本來就是商品,是商人發明的。我們兩個都沒有說服對方。
問:父女意見很不同,有過爭吵嗎?
寧:沒有,我爸從來不會對我大小聲,他對兒子就很嚴厲,尤其是小弟(吳志寧,九二九樂團主唱),為了打電動的事,衝突就多了。
考律師內心亂 「嘜給伊逼」
晟:她是女生嘛,而且,我的確是跟她「講卡有話」,文學、想法,現在我的詩都要請她幫我看過,我才發表,我也要知道年輕人的看法。
我們最大的衝突,是她法律系畢業後準備考律師那陣子。我還去台北幫她買了兩三萬元的書,到補習班繳學費,但是她那時生活已經亂了,內心也很徬徨;莊老師(妻子莊芳華)叫我「嘜給伊逼啦」。
寧:弟弟後來去念森林系,爸不放心,還跑去陪讀,上課跟著去旁聽,父子一起上課上了一年。後來,他們吵架,那個對話很好笑,我爸說:「全台灣有我這麼好的老爸,陪你來讀冊!」我弟回他:「全台灣大學生有像我這麼孝順,還讓你來這裡管,管了一年!」
晟:種樹是我的夢想,所以用心計較拐他去念森林系,他念得阿里不達……我陪讀陪了一年,後來志寧對音樂已經很狂熱了,要放棄大學,我就順他的意;就像音寧後來對法律有不同的想法,不再想考律師,我也就不逼她了。我是為孩子思前想後的父親,我很操心。
希望她早點嫁 「難找對象」
寧:孩子對父母是一定會對抗的,只是方式和態度的問題。
我覺得,爸爸操太多心了,希望他能開朗一點,(晟:我希望她早一點嫁,我擔心她的生命情調已經不同了,很難找對象…)對,選擇對抗的路,可以選擇的對象就少了,現在年紀大,咻,對象一下變更少(笑)。
可是,即使我嫁了,爸爸也會擔心我嫁的好不好,是不是要生孩子啊,真的生了,他又會擔心別的問題。我希望,爸爸就開朗些,一切順其自然就好了。
【2005/12/13 聯合報】
2005/12/13
【記者梁玉芳、楊錦郁】
從田園中走來的詩人吳晟,以散文「農婦」,詩集「吾鄉印象」等作品,在台灣文學土壤上篤實溫厚地耕耘著。彰化鄉下庭前的木棚內,學生送的大匾額,就平躺在廢棄桌腳上,成了詩人由教職退休後,繼續筆耕的大書桌。
在這庭院長大的吳音寧,曾經蒙著面、背著槍出席自己新書「蒙面叢林」發表會,重現親身探訪墨西哥查巴達游擊隊的記憶,也標明自己的獨特。她憂心台灣在全球化浪潮中被邊緣化,白米炸彈客引發她書寫聲援,父親一整櫃的農村剪報是她的後盾。
吳晟看著滿懷理想卻不循世俗規範的女兒,他說,既驕傲又擔心。女生能不能理光頭、要不要穿內衣,都是吳音寧反抗社會過程中,與傳統父親的辯證對話;相同的是,對農村與土地的關懷,對詩與文學的品味,吳晟與吳音寧是父女,也是知音。
吳家父女的訪談就在吳晟名作「農婦」一文的場景裡,大部分以台語進行。
每天只看一齣「囝仔齣」
問:女兒音寧走上文學的路,老二賢寧是醫師,也寫小說,老么志寧創作的歌詞也很有文學味。對寫作,家裡有特別栽培嗎?
吳晟(以下簡稱「晟」):沒有,大概是以前阿嬤規定不能看電視,不能出去玩,所以晚上就是全家看書。(吳音寧:我會跑去庄內店仔頭偷看電視。)後來,我太太娘家送來一部淘汰的電視機,阿嬤規定每天可以看一齣「囝仔戲」。
到台北念大學「黑乾瘦」
問:據說音寧是三個孩子裡最叛逆的?
晟:音寧從小都不用人操心,生活正常,身體好,小時候整個人多麼亮麗,連王拓來家裡看見她,都開玩笑說要訂下來當媳婦。但是後來她去台北上大學就不一樣了,台北真是很不好的地方!
她開始打扮「請裁(隨便)」,人愈來愈「黑乾瘦」,呷菸,(吳音寧:還有喝酒。)我擔心,上去台北好幾回,她的生活已經所謂的「革命青年」了,左派呀、學運世代那些,交些稀奇古怪的人。
我算是傳統的父親,但不代表沒有理想性;總希望她可以正常、健康些。
吳音寧(以下簡稱「寧」):我大學念東吳法律,(晟:她都只填法律系,說是要當人權律師。)跟高中同學林淑芬(現任立委)上台北念大學,第一件事就是找學運社團,那時都還不知道什麼叫「異化」,什麼叫「馬克思」,一群想法相同的人和在一起,生活就是晚睡晚起,很不「農村」啊。我記得,迎新營隊學長給我一瓶竹葉青,我一下就喝掉半瓶,其實以前在家我只吃過燒酒雞!
與鄭愁予對飲 不輸人的
晟:她酒量真的不錯,高中時,我帶她上台北看汪其楣的劇作演出我的詩,她還跟鄭愁予對飲,不輸人的。
寧:我想過,學運裡的女生為什麼都不太健康,大概是我們對抗的不只是政治威權、爭校園民主而已,還有對抗自己──我們從小就被要求要有女孩子樣子,所以就用自己的身體、生活來對抗,故意反叛,抽菸喝酒啦,這些。
爸爸跟我說,這些傳統規範的東西這麼大,用自己的生活跟身體是對抗不了的。
晟:我是懇求她,好幾次去台北,找她出來溝通一下。我對社會也有我的不滿,也曾經因為對社會的意見遭到調查,但在生活上、在健康上,我不會把自己「舞」到垮掉──你們看音寧,她這麼瘦,如果不是那幾年……
要當革命青年,一定要這樣嗎?當年,他們幾個人大談改革理念,喝酒抽菸、徹夜不睡;結果,現在好幾個做官去了。
寧:不是,那幾個做官的,就是以前酒喝不多、菸抽不多的(笑)。
問:妳廿歲就理了大光頭?爸爸有什麼感想?
寧:這沒什麼啦,我一共理了三次,頭髮就是頭髮而已,為什麼女生就要留長頭髮?為什麼不可以光頭?想到就理光,就這麼簡單。畢業後我想要去考律師,也是想:哇,有個光頭女律師,一定很酷!
吳晟描寫農村的作品,進了教科書;女兒吳音寧回到田園,甘心學做農。
女兒不穿胸罩
老爸:唉
晟:她光頭,我真懊惱!對這個女兒的總結是:既驕傲又擔心。難得她有正義感,她的思想、品性、文采,依我看,是這輩裡還不錯的。但是我擔心她的穿著、行事,處處不符社會主流的價值…
寧(插話):我們爭論最多的,是我要不要穿胸罩!
晟:唉,我的理性告訴我,她有她的選擇,但我擔心,她的行為不符社會對女性的要求,她會受傷害。比如說,理個光頭,人家會以為她是不是精神上有問題。
她媽媽反而是無所謂的,媽媽也是這種個性,自在、對世俗不在意。可是音寧又不是毫無彆扭,她會說「誰規定女生要穿胸罩,乳房本來就是自然」,可是她又要駝著背,不能抬頭挺胸,我看出她的矛盾。
寧:到了台北,意識到自己的女性角色,也認同自己作為女性的身分,這些抗爭都是思想養成過程,那時認識的朋友,也奠基我現在所做的一切。
我爸會說故事勸我:他以前年輕時打赤膊,別的女生見了不好意思,所以我現在也讓別人不好意思。我就會說,原始部落裡女生都是裸體啊,胸罩本來就是商品,是商人發明的。我們兩個都沒有說服對方。
問:父女意見很不同,有過爭吵嗎?
寧:沒有,我爸從來不會對我大小聲,他對兒子就很嚴厲,尤其是小弟(吳志寧,九二九樂團主唱),為了打電動的事,衝突就多了。
考律師內心亂 「嘜給伊逼」
晟:她是女生嘛,而且,我的確是跟她「講卡有話」,文學、想法,現在我的詩都要請她幫我看過,我才發表,我也要知道年輕人的看法。
我們最大的衝突,是她法律系畢業後準備考律師那陣子。我還去台北幫她買了兩三萬元的書,到補習班繳學費,但是她那時生活已經亂了,內心也很徬徨;莊老師(妻子莊芳華)叫我「嘜給伊逼啦」。
寧:弟弟後來去念森林系,爸不放心,還跑去陪讀,上課跟著去旁聽,父子一起上課上了一年。後來,他們吵架,那個對話很好笑,我爸說:「全台灣有我這麼好的老爸,陪你來讀冊!」我弟回他:「全台灣大學生有像我這麼孝順,還讓你來這裡管,管了一年!」
晟:種樹是我的夢想,所以用心計較拐他去念森林系,他念得阿里不達……我陪讀陪了一年,後來志寧對音樂已經很狂熱了,要放棄大學,我就順他的意;就像音寧後來對法律有不同的想法,不再想考律師,我也就不逼她了。我是為孩子思前想後的父親,我很操心。
希望她早點嫁 「難找對象」
寧:孩子對父母是一定會對抗的,只是方式和態度的問題。
我覺得,爸爸操太多心了,希望他能開朗一點,(晟:我希望她早一點嫁,我擔心她的生命情調已經不同了,很難找對象…)對,選擇對抗的路,可以選擇的對象就少了,現在年紀大,咻,對象一下變更少(笑)。
可是,即使我嫁了,爸爸也會擔心我嫁的好不好,是不是要生孩子啊,真的生了,他又會擔心別的問題。我希望,爸爸就開朗些,一切順其自然就好了。
【2005/12/13 聯合報】
只有我們自己, 才能限制我們的眼光!!
在WTO的架構下, 如果有一天~~
專利法變成私人用來壟斷的工具。貧窮農民得付錢,種他們自己原本就擁有的種子。健康服務也產生類似的情況,原本由政府低價提供的公共健康服務被限制,成為企業的生財之道。只有付得起錢的人才可以獲得健康照護。(摘自"WTO為什麼對你那麼壞" 工人民主協會/反全球化種子工作隊製作)
我們該怎麼辦?
此時此刻WTO部長級會議在香港舉行...
贊成的, 反對的各項論壇沸沸揚揚...
但是從台灣的媒體眼中, 卻只見藍綠爭鬥, 花蓮裸屍命案!!
媒體編輯們的眼光, 似乎決定這島上多數人民的關注焦點!!
但別忘了!!
擁有網路工具的我們, 是可以不受限制的!!
能限制的是我們自己而已!!
專利法變成私人用來壟斷的工具。貧窮農民得付錢,種他們自己原本就擁有的種子。健康服務也產生類似的情況,原本由政府低價提供的公共健康服務被限制,成為企業的生財之道。只有付得起錢的人才可以獲得健康照護。(摘自"WTO為什麼對你那麼壞" 工人民主協會/反全球化種子工作隊製作)
我們該怎麼辦?
此時此刻WTO部長級會議在香港舉行...
贊成的, 反對的各項論壇沸沸揚揚...
但是從台灣的媒體眼中, 卻只見藍綠爭鬥, 花蓮裸屍命案!!
媒體編輯們的眼光, 似乎決定這島上多數人民的關注焦點!!
但別忘了!!
擁有網路工具的我們, 是可以不受限制的!!
能限制的是我們自己而已!!
年紀大了的症狀!!
iPod Nano真的是很精美的東東!!
YY剛買時, 我經常把它拿在手上把玩!!
結婚前灌了iTunes軟體, 先試存了陳綺貞, 孫燕姿和周杰倫的專輯在裡頭
讓老婆上下課通勤時不會無聊...
無奈最近應老婆要求, 要再多存些音樂在Nano裡...
居然都顯示"iTunes.exe已經產生錯誤, 將被Windows關閉..."
無論重灌軟體, 或是重開機都試過了...
就是無法使用, 原以為光碟片失效, 上網Down load程式重灌還是一樣的結果...
依說明書指示重置 iPod 也是如此...
難道... 我要重灌Windows系統, 再試才可以嗎?
有沒有更好的方法!!
若有人有什麼好方法, 不妨教教我吧!!
而且開始害怕新奇的電子產品...
(怎麼老是被這些玩意兒搞定, 而不是搞定這玩意兒)
(完了...這好像是年紀大了的症狀!!)
YY剛買時, 我經常把它拿在手上把玩!!
結婚前灌了iTunes軟體, 先試存了陳綺貞, 孫燕姿和周杰倫的專輯在裡頭
讓老婆上下課通勤時不會無聊...
無奈最近應老婆要求, 要再多存些音樂在Nano裡...
居然都顯示"iTunes.exe已經產生錯誤, 將被Windows關閉..."
無論重灌軟體, 或是重開機都試過了...
就是無法使用, 原以為光碟片失效, 上網Down load程式重灌還是一樣的結果...
依說明書指示重置 iPod 也是如此...
難道... 我要重灌Windows系統, 再試才可以嗎?
有沒有更好的方法!!
若有人有什麼好方法, 不妨教教我吧!!
而且開始害怕新奇的電子產品...
(怎麼老是被這些玩意兒搞定, 而不是搞定這玩意兒)
(完了...這好像是年紀大了的症狀!!)
Tuesday, December 13, 2005
通化街夜市真方便
因為親愛的老婆請假趕作業, 我們終於有機會在週間一起共進晚餐...
回到台北已經七點了, 老婆大人跟她的同學還在討論作業...
所以我就自個兒去買晚餐...
昨天一連開了四個會, 中午隨便吃吃的結果是到了下午五點就飢腸轆轆...
剛過信義路不遠, 有家胡椒餅, 實在太香了, 所以買了個胡椒餅邊走邊吃...
(天氣很冷, 吃著剛烤出來熱熱的餅真的很幸福!!)
走到夜市時, 胡椒餅吃完了, 正好有家豬血糕,
蒸熟後的豬血糕, 拍上花生粉和香菜, 帶點微微的辣味...忍不住又買了一個來吃...
然後...又買了麻辣鴨血+臭豆腐+冬粉, 藥燉排骨, 阿有饅頭, 塩酥雞, 泰式涼拌木瓜...
才滿心歡喜地回家... (正好老婆也討論完畢, 可以一起吃飯)
還有多久好吃的東東沒吃到...
我想...冬天過後, 我應該會變胖吧!!
(這一餐不太營養啦! 但真的很過癮!!)
回到台北已經七點了, 老婆大人跟她的同學還在討論作業...
所以我就自個兒去買晚餐...
昨天一連開了四個會, 中午隨便吃吃的結果是到了下午五點就飢腸轆轆...
剛過信義路不遠, 有家胡椒餅, 實在太香了, 所以買了個胡椒餅邊走邊吃...
(天氣很冷, 吃著剛烤出來熱熱的餅真的很幸福!!)
走到夜市時, 胡椒餅吃完了, 正好有家豬血糕,
蒸熟後的豬血糕, 拍上花生粉和香菜, 帶點微微的辣味...忍不住又買了一個來吃...
然後...又買了麻辣鴨血+臭豆腐+冬粉, 藥燉排骨, 阿有饅頭, 塩酥雞, 泰式涼拌木瓜...
才滿心歡喜地回家... (正好老婆也討論完畢, 可以一起吃飯)
還有多久好吃的東東沒吃到...
我想...冬天過後, 我應該會變胖吧!!
(這一餐不太營養啦! 但真的很過癮!!)
Wednesday, December 07, 2005
不投票運動對公民社會的傷害
熊彼德(Joseph Schumpeter)曾指出,民主政治並非一種理想的情境,而是實際上一種政治制度的設計安排,使有意參與決策的政治精英,透過選舉的管道彼此競爭,以爭取選民的支持,取得政治決策的權力。道爾(Robert A. Dahl)認為選舉是民主政治最核心的制度安排,一個國家如果不舉辦選舉,重要公職人員不是由人民選舉產生,不管用世襲、官派、任命,或以暴動、政變等非法手段取得政治權力,都不符合民主政治的原則。(何子倫, 2002)
近來有人批評選風敗壞, 藍綠陣營都很爛, 所以不如不投票, 如泛紫聯盟...但是~
集體不投票的行為並不會抑止爛蘋果出現, 相反地, 會變相鼓勵少數走偏鋒的候選人, 故意搞壞選風, 讓自以為理性的中間選民不出來投票, 而這些走偏鋒的爛蘋果一樣可以藉由少數特定利益團體的支持而當選, 僅管他們的代表性可能不足, 但當選後的權力卻一樣也不少!! 如此一來, 整體社會資源的分配可能嚴重錯置, 集體不投票帶來對民主的傷害仍是存在的...
鼓吹不投票的人們, 忽略了集體不投票的結果, 選民的公民與社會義務感下降;選民認為投不投票對他們的生活沒有影響,因而漠不關心, 將導致政策辯論不再被重視(不去投票的人, 大多是所謂的中間選民, 因為不需要向中間選民訴求), 此時只要能緊緊抓住最左或最右的極端, 也許更可能掌握勝選的契機, 而這容易導致社會分裂的危機...(錢坑法案即是一例, 試問理性的中間選民是否贊成錢坑法案的通過? 但錢坑法案的確可以幫助特定族群的政治動員)
另外, 民主是不完美的, 是極為脆弱制度, 民主的價值在於人民勇於做自己的主人, 為自己的決定負責, 當多數人選擇不投票時, 無寧是將公民權奉送給政客, 以及操弄媒體的黑手, 公民社會的形成益形困難, 獨立思考的能力將受侵蝕,
低投票率的結果, 當選者(無論藍綠)!的正當性與代表性亦會不斷遭受質疑 如此更無法凝聚共識, 社會永無寧日, 萬一國家有危難時, 更無法凝聚團結的力量...
而這是不投票運動所忽略的潛在風險...
目前全世界大概有三十多個國家實施「強制投票」,較著名者像澳洲、比利時、希臘、義大利、盧森堡、土耳其、新加坡、阿根廷、巴西、祕魯等國...
近來有人批評選風敗壞, 藍綠陣營都很爛, 所以不如不投票, 如泛紫聯盟...但是~
集體不投票的行為並不會抑止爛蘋果出現, 相反地, 會變相鼓勵少數走偏鋒的候選人, 故意搞壞選風, 讓自以為理性的中間選民不出來投票, 而這些走偏鋒的爛蘋果一樣可以藉由少數特定利益團體的支持而當選, 僅管他們的代表性可能不足, 但當選後的權力卻一樣也不少!! 如此一來, 整體社會資源的分配可能嚴重錯置, 集體不投票帶來對民主的傷害仍是存在的...
鼓吹不投票的人們, 忽略了集體不投票的結果, 選民的公民與社會義務感下降;選民認為投不投票對他們的生活沒有影響,因而漠不關心, 將導致政策辯論不再被重視(不去投票的人, 大多是所謂的中間選民, 因為不需要向中間選民訴求), 此時只要能緊緊抓住最左或最右的極端, 也許更可能掌握勝選的契機, 而這容易導致社會分裂的危機...(錢坑法案即是一例, 試問理性的中間選民是否贊成錢坑法案的通過? 但錢坑法案的確可以幫助特定族群的政治動員)
另外, 民主是不完美的, 是極為脆弱制度, 民主的價值在於人民勇於做自己的主人, 為自己的決定負責, 當多數人選擇不投票時, 無寧是將公民權奉送給政客, 以及操弄媒體的黑手, 公民社會的形成益形困難, 獨立思考的能力將受侵蝕,
低投票率的結果, 當選者(無論藍綠)!的正當性與代表性亦會不斷遭受質疑 如此更無法凝聚共識, 社會永無寧日, 萬一國家有危難時, 更無法凝聚團結的力量...
而這是不投票運動所忽略的潛在風險...
目前全世界大概有三十多個國家實施「強制投票」,較著名者像澳洲、比利時、希臘、義大利、盧森堡、土耳其、新加坡、阿根廷、巴西、祕魯等國...
Monday, December 05, 2005
民主的好處
民主的好處就是可以和平地政黨輪替!
不用流血革命!
這次民進黨大敗!
雖然心裡有點小小的難過!
但是看到羅文嘉, 林佳龍, 陳定南的落選感言
讓我覺得當初支持他們是對的!
國民黨享受到民主帶來的好處之後!
也希望國民黨真心能維護台灣的民主體制!
別把台灣的民主賭輸了!
萬一跟中國統一了, 誰還跟你玩政黨輪替那一套啊?!
輪都不必輪了!!
不用流血革命!
這次民進黨大敗!
雖然心裡有點小小的難過!
但是看到羅文嘉, 林佳龍, 陳定南的落選感言
讓我覺得當初支持他們是對的!
國民黨享受到民主帶來的好處之後!
也希望國民黨真心能維護台灣的民主體制!
別把台灣的民主賭輸了!
萬一跟中國統一了, 誰還跟你玩政黨輪替那一套啊?!
輪都不必輪了!!
簡易食譜
星期六和YY去誠品買了二本簡易的食譜...
因為小窩真的很小...
不能大火快炒... (油煙會很多)
所以, 我們先找了二本看起來不會太難的食譜
其中有一本像是練基本功用的...
介紹如何使用電鍋, 微波爐, 電爐, 烤箱來料理食物...
這種料理方式看來似乎比較健康!
不用太多的油! 青菜多是川湯, 水煮!
希望YY吃得習慣!
因為小窩真的很小...
不能大火快炒... (油煙會很多)
所以, 我們先找了二本看起來不會太難的食譜
其中有一本像是練基本功用的...
介紹如何使用電鍋, 微波爐, 電爐, 烤箱來料理食物...
這種料理方式看來似乎比較健康!
不用太多的油! 青菜多是川湯, 水煮!
希望YY吃得習慣!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