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彼德(Joseph Schumpeter)曾指出,民主政治並非一種理想的情境,而是實際上一種政治制度的設計安排,使有意參與決策的政治精英,透過選舉的管道彼此競爭,以爭取選民的支持,取得政治決策的權力。道爾(Robert A. Dahl)認為選舉是民主政治最核心的制度安排,一個國家如果不舉辦選舉,重要公職人員不是由人民選舉產生,不管用世襲、官派、任命,或以暴動、政變等非法手段取得政治權力,都不符合民主政治的原則。(何子倫, 2002)
近來有人批評選風敗壞, 藍綠陣營都很爛, 所以不如不投票, 如泛紫聯盟...但是~
集體不投票的行為並不會抑止爛蘋果出現, 相反地, 會變相鼓勵少數走偏鋒的候選人, 故意搞壞選風, 讓自以為理性的中間選民不出來投票, 而這些走偏鋒的爛蘋果一樣可以藉由少數特定利益團體的支持而當選, 僅管他們的代表性可能不足, 但當選後的權力卻一樣也不少!! 如此一來, 整體社會資源的分配可能嚴重錯置, 集體不投票帶來對民主的傷害仍是存在的...
鼓吹不投票的人們, 忽略了集體不投票的結果, 選民的公民與社會義務感下降;選民認為投不投票對他們的生活沒有影響,因而漠不關心, 將導致政策辯論不再被重視(不去投票的人, 大多是所謂的中間選民, 因為不需要向中間選民訴求), 此時只要能緊緊抓住最左或最右的極端, 也許更可能掌握勝選的契機, 而這容易導致社會分裂的危機...(錢坑法案即是一例, 試問理性的中間選民是否贊成錢坑法案的通過? 但錢坑法案的確可以幫助特定族群的政治動員)
另外, 民主是不完美的, 是極為脆弱制度, 民主的價值在於人民勇於做自己的主人, 為自己的決定負責, 當多數人選擇不投票時, 無寧是將公民權奉送給政客, 以及操弄媒體的黑手, 公民社會的形成益形困難, 獨立思考的能力將受侵蝕,
低投票率的結果, 當選者(無論藍綠)!的正當性與代表性亦會不斷遭受質疑 如此更無法凝聚共識, 社會永無寧日, 萬一國家有危難時, 更無法凝聚團結的力量...
而這是不投票運動所忽略的潛在風險...
目前全世界大概有三十多個國家實施「強制投票」,較著名者像澳洲、比利時、希臘、義大利、盧森堡、土耳其、新加坡、阿根廷、巴西、祕魯等國...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1 comment:
我想投票~~但我想投反對票..
不想投給任何一個侯選人的想法是聽到阿扁OR連戰都會說我擁有XXX萬張選民的票..
如果不是這樣..也許他們講話就不敢如此大聲。每次都挾著自己是代表幾百萬民意投票出來的,看了真是搖頭..
想表達的太多~但實在是懶得打字~@_@
有空見面再說吧..^__^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