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養中心的老人80%以上是臥床的失能老人, 這些人用鼻胃管進食, 無法自行如廁, 甚至連翻身都有困難, 什麼時候是醒著? 或是睡著? 他們眼睛睜開時, 看著天花板在想些什麼?
其他非臥床的老人們, 在機構裡或坐或站, 或來回踱著方步, 有時, 他們會望著窗外喃喃自語, 這些長者心裡又在想些什麼? 翻看過去的紀錄, 除了慶生會, 家屬座談會, 對於這些長者, 不外乎讓他們唱唱卡拉OK, 租歌仔戲回來給他們看... 我心中不禁沈重了起來, 以前的社工倒底在忙些什麼?
在社工的課程中發展心理學是必修的課程吧! 邁入老年期的長者, 除了生理照顧外, 還有哪些心理的, 社會的, 情緒的需求必需被滿足? 這樣的評估報告, 回家翻翻書, 亂抄也能抄出一堆東西來吧?
再怎麼不懂, 在現行照顧模式下, 如何避免安養中心裡的長者「機構化」的危機, 只要上網key入「機構化」或「去機構化」, 隨手也能找到一堆文章...
社會工作者能做些什麼?
做為權益倡導者: 如何維護長者的隱私? 環境中是否能讓長者保有個別性, 包括病房的佈置, 規劃, 活動的安排與參與, 長者能否有所選擇? 他們都是一個個具有獨立人格的長者, 不是一個個空泛的號碼!
做為治療者: 如何安排「有意義的活動」, 讓長者能回顧自己的生命? 能肯定自己的成就? 針對有能力的長者, 如何讓他們從被動的接受機構安排活動, 轉而參與活動的規劃? 至少能表達自己的願意, 或是述說自己的故事? 社會工作者如何從這些敍事的過程中, 去評估/了解長者目前的精神/心理狀態, 是快樂的? 是憂鬱的? 是躁焦不安的? 還是其他?
做為家庭關係促進者: 如何針對這些長者的家庭, 進行Family assessment? 他們的社會支持系統如何? 誰是長者的「重要他人」? 他們彼此的關係如何? 是否疏離? 冷漠? 他們對彼此的期待為何? 如何促使他們去重新檢視彼此? 如何發展關係?
如何去機構化? 這是更為核心的問題! 唯有去機構化, 這些長者才能有尊嚴地生活在機構中, 這個機構才算是有品質的安養中心...
這也是社會工作者存在的價值!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4 comments:
http://www.wretch.cc/blog/hellosti&article_id=2105114
以前我們的志工也很愛去那裡
很多東西可能就是要有共識吧
有共事的前提.要不斷的溝通
特別是面對面的溝通.大環境需要的就是這吧
之所以要去機構化,是因為機構不好!
如果把機構規劃的更人性化,更溫暖,
大家就不需要“去機構化”啦!
所以,所謂的去機構化,應該也包括機構的改造,不然~~現在的小家庭~~那能完全照顧家中的老人家跟身心障礙者啊~~
若能使機構的照顧更"人性化"
能把機構的冰冷, 僵固, 變成溫馨一些...
我將來老了也不會排斥去住...
在西澳的慈濟人,一週去兩家養老院,而我也曾參與其中一天的行程.我心中一直存在著問號:我到底能為他們做什麼?
每次去唱歌給他們聽,這,是他們所想要的嗎?
一次次累積了這樣的問題,加上在趕報告,我放棄了養老院的活動.
你寫的內容,給了我一些答案...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