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這前面二篇文章看來, 贊成或反對調整文言文比例的二派人馬, 並不反對核心議題是: 如何搶救孩子們的國語文能力!反對調整的人認為: 現行高中國文暫行綱要, 因為減少文言文, 減少國文教學時數, 所以反對! 贊成調整的一方認為: 語文能力應符合時代需求, 才能打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文言文與時代脫節, 是造成學子不願學習的原因! 所以調整文言文與白話文的比例反而能挽救孩子們的國語文能力!
如果目標是一致的: 搶救國語文能力!
那麼雙方人馬及其支持者應該歡喜地擁抱彼此: 至少大家的共識是存在! 然後在這個基礎之下, 從教育學原理, 教育方法學, 教育心理學出發... 共同去討論要如何調整教學方法與教材內容, 使大部份的學生在沒有負擔的情形下, 自發地去學習這項技能! 這不是討論的重點嗎?
教授國語文的老師們應該發揮一點想像力, 在課程中注入一些活水源頭, (當然必要時, 也得給點壓力) 促使學生在用字遣詞上, 能夠更加精確, 另外, 青少年許多用字錯誤, 與流行的冷笑話有關, 他們長時間接觸大眾媒體, 這些媒體工作者不小心誤用 (或刻意誤用) 字彙, 有絕大的關係! 絕非多上幾堂課, 或是多上些文言文就會有幫助的!
難道讀文言文, 懂那些艱澀的"罏", "鴃", "扃", "拶"...等古字, 又能對國語文能力有什麼助益?
以前念書的時候, 國文考試的重點至少有20%是在考所謂的"國學常識"
問題是, 背頌橫渠先生, 南豐先生, 考亭先生是誰? 知道沈宋是指哪二個人? 蘇黃又是哪二個人? 詞家三李是誰? 詞中二李又是誰? "天下第一流人物"是誰? 誰的詩"譽為天下奇才?", "文起八代之衰, 道濟天下之溺"又是哪位? 乖乖! 背了些些東西, 真能使我的國語文能力比較好嗎?
不如拿這些背頌八股的時間, 讀讀夏曼.藍波安的小說"冷海情深", 能夠拓展人類海洋經驗與尺度,
不如讀讀賴和的詩作"南國哀歌"去了解殖民統治下, 人民的掙扎
不如讀讀楊陸的小說"送報伕" 去體會資本主義下, 勞動階級的處境
說我"去中國化"??
那不妨讀讀鹿橋的"未央歌"或是白先勇的"台北人"?
這些近代/現代小說, 散文之中, 不乏美麗的文藻與詞彙...難道非得學那些用不著的語彙, 才能顯出自己的學問的淵博?
回到最初核心的議題是什麼? 哪些東西該讓高中生閱讀? 哪些東西, 讓大學文學院的學生去鑽研?
如何搶救孩子的國語文水準的答案, 不就呼之欲出了嗎?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3 comments:
葛蘭西Antonio Gramsci(1891-1937)提出文化霸權(Hegemony)的概念,分析國家權力如何形成;了解文化如何鞏固不平等的社會關係...
若從這個角度出發, 可看出過去數十年來,當權者, 正如葛蘭西所分析的..."要求將被統治者的文化,價值觀等吸納重組,使之成為對統治者有利的道德觀及世界觀。葛氏稱之謂道德及知性的領導(moral and intellectual leadership)或文化霸權(cultural hegemony)" 以避免危及統治權力的合法性...
如今想要地打破這種文化不平等, 破除文化優越感的努力, 均被視為毒蛇猛獸! 而失去理性的討論空間!!
這是可惜的!
哇~~~陳老大
你的文章好深奧啊
還有你提到的一大堆書籍...我都沒讀過 ^_^
這樣是不是一個很糟糕
果然我說我是一個沒文化沒內涵的村夫是對的...呵呵 ^O^
不過我個人是覺得文言文的學習還是有其必要
「文言文的學習」和「背誦作者、出處」劃上等號
那正代表著我們教育的失敗
文言文隨然不是貼近這個時代文化的產物
但是還是有它專屬的文學美感
現在學子如果減除了學習文言文的課程
那爾後如何會有能力去理解文言文、去發掘文言文之美
就如同唐詩宋詞元曲皆有它們的美好
但是沒有去學習理解的能力
將如同鴨子聽雷
話說回來
這次不管是杜正勝還是余光中,甚至是李敖
大家都偏激了
討論事務加入了私人的情緒
事情就不可能中肯了
謝謝Cyrus回應!
基本功其實真的很重要, 我高一數學會那麼慘, 就是因為楊老喜歡在課堂賣弄, 自己在台上面對黑板猛解題(還不是基礎題哦, 是那種超級複雜的題型), 像在作個人秀一樣, 完全不顧台下的學生是否了解, 還好高二有郭寶英老師, 才把我的數學救回來!
郭老師的教法, 全班都能理解, 而且他不賣弄花俏的解題技巧, 只把重點的觀念及方法, 讓我們反覆練習, 只有在考前會作一些變化的題型, 因為基本功有了, 自然懂得變化題型下的陷阱, 或是能解構這些變化題型, 有些同學抽象能力不足,不能從數學式中去理解的時候, 郭老師還會化為二維圖表, 讓我們去理解!
數學是如此, 國語文其實也是!
以前考文言文語彙的時候, 每個單字, 在不同文章裡頭的義意都不同, 只好硬背, 而無法運用!
試想若每次教的都是例外題, 如何讓學生掌握到學習的方向呢?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