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 年 4 月 26 日發生的車諾比事件,可說是核能史上最悲慘的反應爐故障意外。
這場意外造成 56 人當場死亡,並且釋放大量的輻射物質到大氣中。結果不僅污染到附近的烏克蘭城市和周遭地區,範圍甚至還擴散到西歐,並散佈到全球。另外,更造成數十萬人必須從污染區撤離,目前為止,已有約 4,000 人死於輻射毒害的長期效應。
在發生事故並成為鬼城之前,這裡原本有 18,000 位居民。在 1986 年 5 月的前四天,有 161,000 人從四號反應爐的方圓 30 公里內撤離。接下來幾年,陸續有 210,000 人受到重新安置。而隔離區面積則擴展到 4,300 平方公里。由於這些人的經濟處境相當困窘,所以即使隔離區仍擁有異常高的輻射量,周遭地區還是有將近 1,000 人選擇回到隔離區生活。
在現場清理完畢之後沒多久,另外三具尚未損壞的反應爐即開始恢復運作。1991 年,二號反應爐由於渦輪車間失火而停止運作。1997 年底,一號反應爐關閉;2000 年 12 月 15 日,三號反應爐也停止運作了。直至此時,車諾比核電廠才正式永久停止運作。
1995 年,烏克蘭向 G7 會員國索取 9 億美元,以彌補永久關閉車諾比核電廠的損失。1997 年,烏克蘭與歐洲復興開發銀行 (European Bank for 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協議以車諾比庇護基金 (Chernobyl Shelter Fund) 和相對應的「庇護執行計劃」(Shelter Implementation Plan) 來施以金援,藉此建立永久的封鎖圍牆 (即所謂的「石棺」)。唯有如此,才能關閉一至三號的反應爐。
自 1986 年後,損毀的四號反應爐就已經遭到臨時的石棺封鎖,這具石棺利用一層厚厚的鋼筋水泥來隔絕毀壞的反應爐。由於反應爐內部自發生核心熔毀以來,始終沒有太大的改變,所以石棺的設計是要阻絕反應爐所散發的熱和輻射。在反應爐重達 190 頓的核心物質中,估計目前仍殘存的有 180 噸,這些殘餘物質有的化為灰燼,有的化為熔解及硬化的燃料元件,被沖蝕的液體則留在反應爐坑及基座內壁。由於現有的石棺防腐蝕、鏽蝕和地震等能力不足,當局已經計劃於其上再建立一具更堅固耐用的石棺。不過現有石棺的頂部必須先補強,通風系統也必須改善,才能開始建立新的石棺。
資料來源: Discovery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1 comment:
核能電廠的存廢與經濟民生、環保永續生活息息相關。
因此,在追求所謂的"更好"的生活品質時,
是不是更該思考"更好"的定義。
人能不能真正與自然共存,而不是成為地球的病毒....
嗯~~大哉問啊!
Post a Comment